
一、电镀用钛阳极的选型指南
1、介质匹配性
适用介质:优先选择酸性/碱性环境、贵金属电镀液及海水淡化场景。
禁用介质:含氟离子、磷酸根离子或氰化物的电解液会严重腐蚀钛基体,需严格避免。
2、电流密度适配
常规电镀:建议电流密度≤2000A/m²,贵金属电镀需≤1000A/m²。
高精度场景:推荐网状钛阳极,开孔率30%~60%,以优化电流分布。
3、温度控制要求
长期工作:≤60℃至80℃,短期耐受≤120℃。
散热设计:高电流密度场景需配套冷却系统,防止涂层热损耗。
4、铂层厚度与结构
通用工艺:涂层厚度0.5~5μm,表面粗糙度Ra≤0.5μm。
特殊需求:高电流密度或强腐蚀性环境需加厚至5~10μm。
形态选择:管状/棒状适用于电解槽,片状/网状适配精密电镀设备。
二、使用规范与注意事项
1、操作规范
安装要求:阴阳极间距5~25mm,避免短路或极距过大导致电压升高。
开机流程:电流需逐步加载,避免瞬时冲击导致涂层脱落。
运行监测:定期检测槽电压波动。
2、维护要点
清洗周期:每48小时用稀盐酸清洗表面结垢,禁用机械刷洗。
停机处理:断电后立即取出电极,冲洗后干燥存储;长期停机需保持5A小电流保护。
定期检查:每月检测涂层完整性,划痕深度>10μm需返厂修复。
3、异常处理
涂层脱落:局部剥落需停用并返厂重涂,禁止自行修补。
电解液污染:发现氟/氰离子渗透时,立即更换电解液并检查钛基体腐蚀情况。
三、关键优势与效益
通过合理选型与规范操作,钛阳极可实现:
节能:槽电压降低0.5V,能耗减少15%~20%。
稳定性:镀液纯度保持≥99.9%,镀层均匀性提升30%。
寿命延长:正常工况下使用寿命达3~5年,基体可重复使用。
总结:通过系统化选型与精细化操作,可最大化钛阳极在电镀工艺中的性能优势。
微信扫码在线咨询